01.饲料与营养物质
饲料的重要性
饲料,作为动物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,其涵盖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多样化的营养物质,为生命活动、生长和生产提供支持。动物通过摄取、消化、吸收并利用饲料中的这些营养物质,支撑着有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。此外,饲料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广泛的来源上,包括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多个领域。
营养物质的多样性
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,涵盖了六大类:水分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类、矿物质、以及维生素。这些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,共同支撑着有机体的生命活动。凡能被动物摄入并用于维持其生命、促进产品生产的物质,统称为营养物质,简称养分。了解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多样性有助于全面评估其营养价值。
02.六大营养物质
水分
水分在饲料中分为初水和吸附水。初水,也被称为自由水、游离水或原始水分,其含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饲料初水含量 = (鲜饲料重 - 风干饲料重) / 鲜饲料重 × 100%。而吸附水,即束缚水,其含量则通过以下公式得出:饲料吸附水含量 = (风干饲料重 - 烘干后饲料重) / 风干饲料重 × 100%。饲料样品在不同温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以分析其不同的水分状态。
粗灰分
粗灰分是在饲料高温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的总称。粗灰分的计算公式为:饲料粗灰分含量 = 灰分重 / 饲料样品重 × 100%。这一指标能够提供饲料的矿物质和无机盐成分信息,对于评估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。
粗蛋白质
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量,包括蛋白质以及非蛋白质含氮成分。尽管这一指标存在局限性,但它仍是评估饲料质量的重要标准。计算公式为:饲料粗蛋白质含量 = 饲料养分含氮量 × 6.25 / 饲料样品重 × 100%。其中,代表性饲料样品中,粗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约为16%。
粗脂肪
粗脂肪,即粗饲料中的脂溶性物质,是用乙醚来提取这些脂溶性物质,因此,也被称作乙醚浸出物。饲料粗脂肪含量的计算方法为:饲料粗脂肪含量 = 乙醚浸出物的重量 / 饲料样品重量 × 100%,其能够有效地反映饲料中脂溶性物质的含量。
粗纤维
粗纤维包含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木质素及角质(果胶)等成分。虽然测定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,但粗纤维的测定为了解饲料中的纤维含量提供了基本信息。在概率分析中,粗纤维的测定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粗纤维中的木质素对动物并无营养价值。
无氮浸出物
无氮浸出物主要包括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淀粉、双糖、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。由于无法直接测定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含量,通常通过数学计算得出:无氮浸出物 = 100% - (水分 + 灰分 + 粗蛋白质 + 粗脂肪 + 粗纤维)%。这种方法能帮助更准确地反映饲料的营养价值。
转载:互联网